我们经常讲核心竞争力这个词,一讲到核心竞争力,惯例会从企业战略,技术创新,品牌影响力,市场与资源竞争,企业规范化管理等层面来解析一个企业的优势,这些名词虽然高大上,但是却没有触及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本质,企业战略,技术创新这些都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要素,但是构建这些要素的本质是什么?
1990年,普拉哈拉德(C. K.Prahalad)和哈默尔(G. Hamel)在《哈佛商业评论》上发表了《企业核心竞争力》一文,提出了“核心竞争力”的概念,从此核心竞争力一词在商界和学术界传播开来,并逐渐被大家认可,目前在商界中,把企业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,称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认为,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组织学习的能力。这种组织学习实际上是直接作用于企业的主体——人,通过组织学习提升人才素质,壮大团队,从而提升组织的内部的决策力,创造力,工作效率,管理能力等,而这些能力的提升对企业战略,技术创新,品牌影响力和规范化管理等要素产生直接的影响,进而影响核心竞争力。
避开垄断行业不谈(他们拥有绝对的资源垄断,核心竞争力就是资源),时代和市场是不断变化的,技术的革新和信息的传播不断改造着市场结构和商业模式,新的产品和服务层数不穷,企业要么引领潮流,要么顺应变化,否则就会被甩出资本市场。企业顺应变化,就要不断改变决策,资源配置,市场运作和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决定企业走向的因素,如果企业人才不能顺应变化,及时做出调整和改变,影响企业走向的因素就会拖累企业的发展,失去市场优势,削弱核心竞争力,因此,人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是命脉,也是根本。
世界级的企业都格外重视人才战略,以谷歌为例,谷歌从1998年建立,在二十几年的时间里迅速发展,一方面得益于时代发展赋予它的机会,另一方面则归功于对人才的重视,在谷歌,每一个高层都拥有一份漂亮的简历,而且这些高层要么毕业于常春藤要么是其他名牌大学,要不就是罗兹学术奖得主,再来看看他们招聘标准,除非符合如下标准,否则,谷歌绝不会聘用你:
成绩平均分(GPA)在3.7以上,非技术岗位3.0
读过斯坦福大学、加州理工、麻省理工或常青藤联盟高校
高考三门成绩(SAT)都得满分800分
拥有博士头衔
暂且不考证这个标准的准确性,即便是大众传说,但就谷歌对人才的重视程度,由此可见一斑,人才是企业前进的源动力,而高素质的人才可以创造更高的价值,给企业发展带来更多动力,同时反作用于人才自身的发展,形成良性循环,给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持续不断的动力,这也是世界级的企业重视人才的原因之一。
人才是一个企业的容器,容器的大小决定了企业发展的空间,容器的强度则决定了企业的强大程度,在企业发展的初期,如果不把握好人才的关卡,在企业发展的后期势必会遇到瓶颈和困难。本质上来讲,企业的运作就是要解决生存、发展、壮大的问题,解决问题的主体是人,人发挥决策力,形成企业发展的战略,人的策划经营,造就了企业品牌影响力。汉语言中有一个成语“事在人为”,词典中的解释是:指事情要靠人去做的,在一定的条件下,事情能否做成要看人的主观能动。在企业中,所有的事都依靠人去做,所有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,企业经营的成败取决于人这个核心要素。抓住人这个命脉就抓住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。